安科车载CT再次助力“肺癌筛查防治公益行动”

2019/11/21

https://v.qq.com/x/page/q0032iieyai.html

配备安科螺旋CT的肿瘤筛查车助力肺癌防治公益行动报道视频

央广网南京11月20日消息(记者杨守华)11月20日,在“全球肺癌关注月”期间,由多家单位共同支持的“肺癌筛查防治公益行动”在江苏省举行筛查车全国首发仪式。仪式在南京锁金村科技广场举行,并在当地开展为期三天的筛查义诊公益活动。该行动是中国肺癌筛查防治模式的全新探索,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大众对肺癌的筛查防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增强疾病高发人群早筛早治的意识,并为已经患病的人群提供高效、精准、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据了解,11月24日至12月8日,配备了安科螺旋CT的筛查车还将开往无锡、扬州、南通、徐州等地,继续为江苏省当地的老百姓提供便捷化的肺癌早筛服务,提高肺癌筛查参检率,真正将有人“管”的体检落实到底。

1.jpg

启动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为了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积极抗击癌症,国家在最新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将癌症防治行动确定为防控重大疾病的五项行动之一,并明确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升15%,要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的目标。

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冯继锋教授表示:“移动肺癌筛查车项目本着为广大居民提供免费公益筛查的初心,借助最新医学技术,帮助肺癌患者提前诊断病情,以达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乃至治愈的目的。筛查车结合‘低剂量螺旋CT’这一早筛方式的推广,对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常年位居恶性肿瘤第一位的中国来说具有深远意义。而AI人工智能读片,也为医生们的读片诊断提供了极其有力的助力,为患者健康搭建双重‘保障’,加速了肺癌早筛的推广。”

2.jpg

安科螺旋CT为居民做全身扫描检查(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该项目主要面向基层社区,以及缺少专业检测设备或检测人员的医疗资源匮乏地区,针对高危人群开展肺癌的早筛早诊早治。移动肿瘤筛查车配备了安科车载低剂量螺旋CT,配合智能AI读片和5G技术,能快速传送影像数据到影像云,并在远程快速给出检测报告和初步诊疗意见,在形成肺癌防治便捷化模式,实现快速检测肺癌风险的同时,提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的平台。对此卢建华表示:“该项目为居民提供优质、方便、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了百姓健康,给百姓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期待移动肺筛车将会辐射全国,造福更多地区的患者。”

3.jpg

现场咨询(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今后,“肺癌筛查防治公益行动”还将从移动筛查和商业筛查两大模式推进落实肺癌防治工作,全面覆盖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提供公益肺癌早筛和患者教育,帮助更多地区、尤其是基层社区和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肺癌高危人群提前检测出肺癌,为延长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降低肺癌死亡率作出贡献,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地区和群众,共同推进我国肺癌防治的发展,共建肺癌筛查诊疗生态圈,助力开启健康产业的智慧未来。



其他相关报道:

新京报讯 11月16日,为迎接国际肺癌日(11月17日)的到来,由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发起的“肺癌筛查防治公益行动”在京启动,具体实施规划及目标同时发布。

肺癌是位列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约为78万,因肺癌导致死亡的人数约为63万。防控肺癌的公认关键词是“早”——早筛、早诊、早治。此次行动通过移动肿瘤筛查车,帮助基层社区和缺少专业检测设备或检测人员的医疗资源匮乏地区,针对高危人群开展肿瘤的早筛早诊早治。移动肿瘤筛查车配备了车载低剂量螺旋CT机,配合智能AI读片和5G技术,能传送影像数据到影像云,并在远程快速给出检测报告和初步诊疗意见,形成肺癌防治便捷化模式,可实现快速检测肺癌风险的功能。

4.jpg

配备安科螺旋CT的移动肺癌筛查车亮相启动仪式现场

6.jpg

配备安科螺旋CT的移动肺癌筛查车内部布局

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周慧晓婉 摄影报道

编辑 殷楠 校对 李世辉